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层出不穷,自然灾害和人为危机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媒介在危机事件中的报道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运用好电视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危机事件,就成了新闻记者亟待探讨的问题。
危机报道,也称作危机传播,是针对公共危机事件,运用大众传媒及相应手段,对社会进行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媒体功能在危机事件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警。面对危机事件,关键就是要启动预警功能,以提前发现威胁,并告知相关部门及公众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在整个过程中,电视新闻媒体理应第一时间自觉地担负起监测者、嘹望者和守望者的角色和责任。(2)沟通。危机事件来临时,各种信息层出不穷,而沟通就成了各方应对的基础。电视媒体应及时与受众搭建起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在提高大众风险意识、应急能力的同时,也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危机事件的最新进展,使大家的注意力和行动统一到一个共同的目标上来,从而最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3)监督。新闻记者通过灵敏的“嗅觉”,及时发现在应对危机事件中的不当做法,并适时予以公开,使被监督者迫于压力而重新作出正确的处理。(4)抚慰。电视媒体在危机爆发期间,通过镜头及文字的力量,尽量消除公众存在的恐惧无助、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做好心灵上的疏导工作。
危机事件一旦爆发,必定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所以做好相关的新闻报道,关乎的不仅仅是社会的稳定、我们电视媒体的声誉,更关乎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遗憾的是,有些媒体的危机事件报道,给当事人和受众留下了抹不去的“痛”。
1.众语喧哗,一哄而上。媒体没有清楚核实信息源盲目发布信息,陷入了“速度的牢笼”,造成公众对媒体的集体不信任。目前,无论是电视、纸媒乃至网络媒体,为追求高收视率、发行量,只要有轰动性的新闻事件,媒体都会一哄而上,过多过频繁的报道,不仅让公众产生视觉厌恶,更有可能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反而削弱了公众应对危机事件的信心。所以媒体应尽量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地展现事件本来的发展过程,注意平衡报道各方的观点和态度,“平衡传递正能量”,才能将危机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充当造谣扩音器:危机事件发生后,为了吸人眼球,提高新闻的关注度,一些记者就可能违背道德操守,例如把一些与新闻事件无关的“花边新闻”公诸于众,还没搞清事实真相就胡乱编造,不仅误导了公众、扰乱视听,同时也让当事人蒙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从而对媒体失去信任。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和大众的喜爱度,千万不能靠“旁门左道”,而是要多方取证,还原事实真相,真实才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
3.灾难娱乐化:近几年,“跳楼”、“跳桥”事件屡屡上演,这也成了不少新闻媒体乐此不疲、争相报道的“香饽饽”。面对施工方结不了款、和另一半吵架想不开、工伤之后无人管……面对现代社会巨大的生存压力,有些人被逼无奈走上“自杀式”道路,而媒体反复频繁、千篇一律地浅层次报道,不仅解决不了当事人的问题,反而会让类似有“精神疾病”的人纷纷效仿,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媒体人的深思。在汶川地震时,有些记者为了拍到所谓的“独家”,甚至让救援人员为采访让路,甚至还要求被压的群众“出声”,这种缺乏人文关怀、不以人为本的做法,实在有悖新闻道德。面对危机事件,记者要有所报有所不报,符合灾难新闻的报道原则,才能让我们所处的平台立稳脚跟。
进入信息全球化时代,具有高度敏感性和轰动性的危机事件,正以“零时差”的速度传播到千家万户。但多年来,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报道的滞后或失语,已经引起公众的不满。因此,掌握好危机报道的策略和定位非常必要。
必一sport
1.及时迅速。第一时间报道危机事件,让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第一时间知晓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结果。新闻媒体如果能够及时准确地跟踪式报道危机事件的有关信息,人们就会逐渐消除
可能存在的恐惧,并采取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这无疑对维护社会的安定是至关重要的。反之,如果公众无法及时了解突发事件的最新进展,谣言就可能由此而生,那无疑会加重大伙儿恐慌的情绪,“畸形市场”也会应运而生。例如在“非典”期间,由于媒体没有让人们在第一时间真正了解疫情的起因、正确的防治方法等信息,为了有效地预防传染病,人们纷纷用上了“土方子”,从而导致食醋、消毒液等哄抢断货现象。
2.公开透明。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都应坚持公开透明的报道原则,这一点应该在各省市曾发生的矿难报道中体现得最为突出。例如2004年陕西铜川的矿难,从事故发生到矿难调查结束,新浪网都按照事件发展的进程,共转载了120多篇新闻。
3.客观真实,注重信息的平衡和全面性,满足公众知情权。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追求新闻报道的新奇和独家,似乎成了胜出的不二法宝。但对于危机事件的报道,真实客观才是正道,这才不至于削弱危机事件本身所具有的客观性和严肃性。危机事件的报道应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公正的原则,不应为了高收视率,故意将灾难性、暴力血腥的场面进行无限放大,而忽略对危机事件的总体把握。
4.以人为本,重视对人文情怀的观照。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新闻媒体在进行危机报道时,应关注事件中的受害者,了解其生存状态和生活状况,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帮助,进行心理抚慰,减少紧张和恐慌的情绪,促进事件的圆满解决。绝不能为了追求新闻的一时轰动,而忽视对人本身的人文关怀。
5.坚持适度原则。危机事件的报道,不仅要有广度及深度,更要适度有分寸。报道时既不能“一路高唱凯歌”,也不能过分的“暴力血腥”,新闻媒体不能过分地放大或缩小报道事件的重要性。仍旧以“非典”为例,有专家称:“媒体已经把人们对这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恐惧,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究竟是什么东西引起了恐慌?”非典“时期的媒体在向公众出售科学还是恐惧?”新闻媒体应当把握好报道的“天平”,从大局出发,在保证及时报道危机的同时,还应提供危机事件以外的多方面信息,做到整体平衡。
总之,“地球村”时代,无论何时何地发生怎样的新闻,都会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出去,而我们电视媒体报道危机事件的主要目的,不仅要告知公众各类新闻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掌握有效规避此类事件再次上演的有效方法,尽量做到防微杜渐才是媒体的责任所在。守好新闻伦理这道防线,真正做到真实、客观、公正、以人为本,危机事件的报道才“不走偏”,新闻媒体才会站得更稳、飞得更远。
欧洲杯-哈弗茨中框菲尔克鲁格绝平 德国1-1瑞士第1出线绝平瑞士数据碾压却全场浪射!18次射门仅3射正 对手4射
独角兽早报 茅台回应“自制假茅台被鉴定为线年前全数沽出英伟达;美的置业进行股权重组
LuX-Valve Plus助力2024 Taipei Valve Summit 同心共行,一路相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