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指导意见》可知,到2025年,规划建设3个以上未来产业先导园区;到2030年,推出50个以上关键产品,打造10个以上应用场景,规划建设5个以上未来产业先导园区,基本形成未来产业与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有效衔接、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指导意见》明确了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包括低空经济、元宇宙、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等前沿领域。同时,延伸发展氢能、前沿生物医药、新型光伏储能、前沿新材料等“613”产业体系重点领域。
其中,在元宇宙产业方面,加强Pancake透镜系统、Mini-LED、Micro-LED、Micro-OLED、基于VCSEL芯片新型3D传感技术等研发制造,前瞻布局气味模拟、触觉反馈、脑机接口等传感技术。
支持用于元宇宙的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三维动态建模、数字内容生成、可信数据空间构建等领域的核心软件,形成涵盖算力、运力、存力基础、大数据算法应用的软件产品矩阵。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人工智能在制造、能源、医疗、金融等领域的推广,拓展工业元宇宙、消费元宇宙、文旅元宇宙、教育元宇宙、医疗元宇宙、治理元宇宙等场景应用。
基于此,《指导意见》提出实施七大未来产业工程。在未来技术中试孵化工程方面,围绕低空经济、元宇宙、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等领域,构建完善的技术中试孵化体系,建设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和质量(工艺)验证平台。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需求,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战略支点。
今年以来,千年古城扬州聚焦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优化布局“6群13链”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挂钩市领导作用,先后出台了《扬州市元宇宙产业培育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扬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一批配套规划,力争到2026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带动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超200亿元,以进一步推动未来产业的发展。
扬州政府通过政策扶持、财政资助、人才引进等多种措施并举,为企业的成长铺设了坚实的基石。数据显示,2023年,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52.9%,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770家,国家创新型城市能力评价名列第33位。
作为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扬州在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同样不遗余力。借助元宇宙技术的强大力量,扬州对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群落、博物馆等宝贵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度数字化开发,打造出一系列融合扬州元素与元宇宙技术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这些创新尝试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扬州文旅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更为游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深知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扬州正持续优化“绿扬金凤”与“英才培育”两大人才计划,聚焦科技创新人才、青年才俊以及“扬州工匠”的引进与培养,旨在构建一支既懂产业、又懂创新,同时精通资本、市场与管理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这一系列举措,无疑将为扬州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助力扬州在新时代的科技浪潮中乘风破浪,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