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对突发性灾难事件时,广电媒体应当形成完善的应急机制以及更具有灵活性和人情味的报道态度。
上周末,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从无双国士到普通百姓,生命在疾病、天灾和人祸面前显得格外脆弱,一个个突发灾难事件的发生也为媒体舆论染上了悲伤的气氛,各大平台和各方媒体也都将目光聚集在灾难事件上。
在这一段事件相对集中的时间里,作为国家主流宣传平台之一的广电媒体也在内容编排、价值传递等方面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给观众提供了寄托哀思、跟进事实的重要渠道。但我们也看到,一些报道失范的现象也集中发生,甚至其带来的负效应或许还会持久地产生影响。复盘经验,总结教训,我们来聊一聊广电媒体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的角色扮演与舆论担当。
2021年5月22日,91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99岁的“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相继离世,全国上下陷入悲痛,媒体端和社交平台对两位院士进行了大规模的追悼,电视媒体也针对突发事件紧急策划内容替换。
当晚,《新闻联播》播报了袁隆平和吴孟超逝世的消息,并披露两位院士两段珍贵的生前影像,
一段是袁老在田间地头调查和在黑板前用中英文讲课的熠熠风采,一段是吴孟超院士早年的行医视频,
在节奏快、时间紧的新闻类直播节目中加入对两位院士的追思,体现出了国家层面的关怀和重视。
湖南卫视在《湖南新闻联播》中用15分钟超长篇幅向国之脊梁致敬,并在之后的黄金时段播出电影《袁隆平》,追思逝去的伟人。
黑龙江交通广播《资讯早车》节目在5月24日推出特别报道——《送别》,并在上午10点举行的袁老的遗体送别仪式上与湖南交通广播记者进行了现场连线报道。同时在其官方的宣传稿件中,特别强调了黑龙江这个产粮大省与袁隆平院士之间的深厚纠葛,引发受众共鸣,宣传正确导向。
广电系新媒体方面也有大动作。例如东方明珠新媒体旗下移动端百视TV联动电视大屏推出了特别策划,百视TV在首页大图“B+放映厅”上线电影《袁隆平》,上线播出上影集团出品反映吴孟超院士生平的传记片《我是医生》以及访谈节目《可凡倾听·吴孟超》,电视大屏端推出袁隆平相关联纪录片《稻之道》,上线新闻专题、纪念专区,推荐“一生辛劳与贡献写入共和国勋章”“袁隆平·梦想不息”“无数荣誉奖励 见证一生耕耘”“医者仁心”等内容。
广电媒体在两位院士逝世这件事情中的内容选择以及时长、版面划分都相对科学而有情感导向,体现了良好的社会价值。
双星陨落的5月22日当天,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停播一期,浙江卫视原计划于当天直播的《百度潮盛典》也宣布延期,改播《世纪航程》。腾讯视频全新开播的真人秀《五十公里桃花坞》也延迟一天上线。
在重大灾难事件发生时,媒体平台暂停娱乐内容放送成为行业的一个共识,在一些十分重大、损失惨重的灾难发生时,暂停娱乐节目播出还会被提为硬性规定。
例如在2015年6月7日,“东方之星”客轮遇难人员的“头七”祭奠日时,就有消息称广电总局通知所有上星电视播出机构,从6月6日24时-6月8日24时止,不得播出含喜庆、欢乐等内容的综艺节目。
而无论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离世,还是近期发生的车祸、地震、意外事故上,虽然并无硬性规定禁止娱乐性质内容播出,但那些选择了停播、延播的节目和平台都用这样的方式向公众传达着生命伟大的价值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也照顾了那些对逝者怀有悲痛追怀之情的受众的情绪。
节目停播可能意味着收视下降、合同改约等损失,但这样的做法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对逝去同胞、先辈的缅怀,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
将“人”作为考察事物的中心价值取向,这样才能与公众共情,推出有温度、有温情的内容。
报道的线分,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广电局第一时间采取果断应急响应措施,召开应对突发事件工作会议,对地震灾区广播电视工作作出应急部署,立刻组织有关处室和人员对玛多县广播电视机构人员安全、安全播出受损及周边地区安全播出受影响情况进行核查。局安传处、科技处、省监测中心、省中波台管理中心、省广电网络公司闻令而动、迅速开展相关工作。
截至22日14时,玉树州、果洛州各县及其他部分州县均已启动应急广播系统。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约1.1万个大喇叭终端响起,应急广播平台累计播发地震实时消息及相关科普知识2000余条次。
在地震中,由于信号基站和终端设备的损坏,网络信息对灾区受众的传达并不能被保证,而青海省广电在灾难应急中凭借面向村县及偏远地区传播信息的独特渠道,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尤其在地震这样有可能产生二次受灾的事件中,时间就是生命,将准确而及时的信息传递给灾区群众和广大受众,甚至能够影响到受灾状况。
突发性的灾难事件具有巨大的新闻价值,是新闻媒体不可缺席的报道场,在相关事件的报道上媒体往往都会追求更多更深的信息披露以及更快更广的传播效果。而又因为此类事件在传播力和影响力有着天然的优势,一旦出现伦理失范现象,就会带来严重的负面社会影响。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一大追求,其一定程度也能反映媒体平台的报道能力和记者的职业水平,但
一来由于事件过于重大,很难想象有人会针对这样的事情发布假消息,二来信息发布方具有官方背景,经过公信力背书的信息更容易让观众产生信任。
因此即使大众大多抱有震惊的态度,发出“这是真的假的”的疑问,但对内容的真实性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追究,这一假消息迅速在媒体和社交平台上传播开来,引发了无数转发和传阅。
但短短几十分钟里,这条报道就被证实为假消息,即使信息发布方迅速意识到发布了假消息并及时删除,消息还是迅速传播,甚至经过其他媒体的二次报道传播愈来愈广。
无论内容发布者究竟是从何种渠道获取的信息,但事关生死之事却出现重大事实的错误,无疑是媒体报道的严重纰漏。
5月22日甘肃省白银市举行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截至5月23日已有21人遇难。而事故发生地白银当地的电视台
在事故发生第二天竟然重播了比赛开幕式,开幕之时的蓄势待发、喜庆祥和与搜救中不断传来的坏消息形成了鲜明对比,无疑是对受难者及其家属的又一次伤害。
虽然责任方后续道歉称是由于提前设置忘记取消,因而内容根据程序设定自动播放,但由此可以透露出该播出机构在紧急事件处理上的缺位。
在对马拉松事故幸存者和遇难者的报道上,也有不少媒体出现了报道失范现象。例如有媒体使用没有经过模糊处理的遇难者遗体、参赛者惨状图片,以及对前六名中唯一幸存者的过分关注而加剧了网友对其进行的网络暴力等,都体现出一些媒体报道的不成熟与不稳重。
具有的优势依然存在,尤其在重大灾难事件中,广电媒体无论是在内容选择还是在时效、形式创新上,都有合格甚至亮眼的表现。
但我们也必须因那些失误而警醒和反思,广电媒体在突发事件上应当形成完善的应急机制以及更具有灵活性和人情味的报道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官方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