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新闻报道的一个门类,深度报道一度被认为是代表媒体竞争力的“杀手锏”,像《中国的西北角》、《夜宿车马店》、《中国青年报》关于大兴安岭火灾的“三色”报道、《南方周末》对毒奶粉事件的报道等,在当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有不少深度报道记者“一战成名”,深度报道一度占据行业高点。
然而,综合近几年的整体趋势,已发的深度报道不时遭遇流量“瓶颈”,媒体、记者、发稿数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连年减少,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深度报道逐渐式微。
自产生至今,深度报道以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守望时代,面对深度报道越来越少的事实,如何让其焕发生机是亟须解决的课题。
当深度报道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即使在媒体机构内部也避免不了被边缘化,报道团队和资金支持都会被压缩。据了解,现在很多纸媒的深度报道团队都被取消了。深度报道的生产能力越来越弱。
此外,各大平台过滤机制与算法导向下的信息茧房之困,也影响了深度报道的传播。在“量身定制”的“定向传播”下,人们的阅读喜好不断被强化,未被选择过的深度报道很难“挤”进大众视野。
虽然看上去深度报道正在走下坡路,其表达方式也不那么适应现代传播规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深度报道就失去了价值、不被需要了。越是面临危机与困境,我们越要对深度报道进行认真审视、明晰定位,并寻机突围。
相较于一般报道,深度报道更注重事实本身,侧重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通过对社会事件的深度剖析,将事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完整呈现,用事实+实力说话,能够以其独特的内容与深刻的见解为大众带来事件解读的全新视野。
社会不断发展,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深度报道从始至终的严谨闭环,能够更好地促进问题解决,在影响公共决策、政策解读和舆论监督等方面有突出作用。如果能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实现“破圈”,更是有助于主流声音传得更远,深度报道的社会治理价值得以彰显。
流量时代网络热点“井喷”,大众对热点关注度居高不下,而不权威、不全面的解读致使真相动辄“翻转”,不明真相的网友容易被“带跑偏”,大众的价值导向和情感体验一次次调转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空间亟须有深度、有广度、有权威性的报道来破除谣言、化解分歧。显而易见,深度报道可担其责。
事实上,近两年人们已经清晰地感知到碎片化传播的弊端。每有一桩事件发生,一方面信息严重过剩,另一方面真正的有效信息却相当匮乏,有时候获取的信息越多,反而离真相可能越远。因此,从公众需求来说,也仍然需要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想要在时下的传播赛道中提高竞争力,就要巩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适应变化着的传播特征。
做强内容,赢得竞争优势。深度报道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保证报道的高质量。一方面,在议题选择上尽量向受众关心的方向延伸和拓展,例如多关注民生方面的热点话题;另一方面,扩展提升报道的深度、广度和高度,让受众切实看有所得、读能解惑,从中获取更多的引导和启迪。尤其是在热点事件、关键时刻,要不回避、不失守、不失语,能够在纷繁芜杂的“争议”声音中发出理性的声音,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事件解决。
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时效性。深度报道需要大量的调查采访,单靠一人之力短时间内很难完成,此时如能团队协作、合作默契,则能大大提高效率。从一定意义上说,“抢时间”对深度报道采写考验的不是行动力,而是团队合作力,包括后方编辑应具备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和组稿能力,前方记者应具备过硬的调查采访能力和长篇报道写作能力,且整个团队的文风趋向一致,迅速达成默契。团队也需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面对突发事件或重要新闻确保能够迅速集结并投入工作。
在议题设置上,可以让受众参与策划、讨论,以拉高期待、观点认同和情感共鸣引发公众关注和自发传播,逐步建立深度报道的受众意识,提高受众黏性。
强化可视化表达,增强悦读感。注重可视化表达,可以适当转换叙事风格,还可以配合使用图片、文字、图表、漫画等多种元素,通过版式设计的“碎片化”弱化阅读的“沉重感”,提高可读性和传播率。
媒体联动,形成立体传播格局。搭建以微信、微博、抖音、B站、头条等为代表的多介质传播渠道,通过不同媒介的“相互配合”完成“深度传播”。比如,微博平台发消息、带话题,微信公众号、头条发布深度报道,视频号、抖音进行评论员点评,B站进行报道集合“二创”进一步分析,不同平台之间可以进行“预告”,展示深度报道的核心内容或引人入胜的部分,还可以相互“引流”,培养积累受众群体。
从信息供给的角度来说,这是个容易“分心”的时代,同时也是个容易“心慌”的时代,既然深度报道选择了“走心”的路子,就应坚定地走下去,如果能在受众的“心慌”时刻常能送上“定心丸”,又何愁受众会不“动心”?必一sport